站群导航
学校主站
文明创建网
党建网
招生就业网
教育教学网
学生资助网
产教研创网
学生管理网
团建工作网
河南省高水平中等职业学校和专业建设专题网
站点首页
专业建设
汽车工程教学部
电子商务教学部
财经管理教学部
机电工程教学部
对口升学教学部
基础教学部
产教研创中心
师资队伍
课程改革
教科研
考试考务
技能比赛
规章制度
名师工作室
胡国喜工作室
任娟工作室
学校主页
网站首页
+
汽车工程教学部
汽车工程概况
专业方向
教学管理
师资队伍
教学环境
专业新闻
+
电子商务教学部
电子商务概况
专业方向
教学管理
师资队伍
教学环境
专业新闻
+
财经管理教学部
财经管理概况
专业方向
教学管理
师资队伍
教学环境
专业新闻
+
机电工程教学部
机电工程概况
专业方向
教学管理
师资队伍
教学环境
专业新闻
+
对口升学教学部
对口升学概况
专业方向
教学管理
师资队伍
教学环境
专业新闻
+
基础教学部
基础概况
专业方向
教学管理
师资队伍
教学环境
专业新闻
+
产教研创中心
产教研创中心概况
专业方向
教学管理
师资队伍
教学环境
专业新闻
+
师资队伍
+
课程改革
+
教科研
+
考试考务
+
技能比赛
+
规章制度
+
胡国喜工作室
工作室简介
工作动态
教学资源
师生培养
校企合作
+
任娟工作室
工作室简介
工作室动态
教学资源
师生培养
校企合作
教育教学网
导航栏目
专业建设
师资队伍
课程改革
教科研
考试考务
技能比赛
规章制度
教科研
您的位置:
主页
>
教科研
教师成长专题——据说未来这六类老师将遭到淘汰,你是其中之一吗?
长期以来,教师用纸和笔计算学生的学习数据,耗时费力,准确率也不高,而在这个网络时代,让这一切变得轻而易举。”有的学生可以用电脑答题的同时产生海量数据,cc在文章结束前就放弃了阅读……从这些数据中,可以揭示出学生最佳的学习策略。
第一类:被动接受而非主动拥抱新技术的老师
今天的学生,是数字化时代里生活的“原住民”,他们从小就接触和使用这些数字化产品,体验数字化环境带来的种种便利。作为教师,如果不正视这个现实,坚守在固有传统的经验上,那么,就会被自己的学生和先进的技术远远地抛在后面。于是,今天,教师要和学生们一起拥抱新技术。
第二类:不懂得终身学习的老师
“互联网+教育”对于教师来讲,到底意味着什么呢?教育信息化专家组秘书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任友群日前在接受媒体访谈时表示,这意味着不与时俱进,就 真的“Out”了!俗话说得好,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学习。只有不断“海纳百川”,才能“源源不 断”;只有不断吐故纳新,才能与时俱进。2014年,广东第二师范学院许锡良教授就曾撰文指出,互联网时代教师最重要的能力就是——学习能力。
两千多年前,孔子杏坛讲学,口口相传,完全倚赖于教师。一千多年前,活字印刷术迅速发展,文字典籍大量复制,师生得以初步分离。如今,只要接入互联网, 海量知识就会扑面而来,无论是哈佛大学的课程,还是一线科研的成果;无论是视频教学,还是线上答疑、讨论;无论是身处著名的大学城,还是在偏远的小山沟, 都能依靠互联网的力量学习。“互联网+教育”,让学习由“套餐”变成了“自助餐”,因材施教变成了现实,同时也为教师开启了不断深入学习的大门。
第三类:还停留在与学生“面对面”沟通的老师
互联网时代,教师对学生的“言传身教”已经发生了改变,如何更接地气地与学生交流,如何更具时代感地“润物细无声”呢?已经开博8年多的四川大学文学与 新闻学院教授谢谦表示,“希望通过博客给学生提供生活的另一种可能性,传递积极、快乐、阳光的生活理念,让它成为课堂的延续。”
其实,“互联网+教育”不仅在于可以实现教学信息和内容的远程传输和资源共享,更重要的是可以突破时空的局限,让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全方位 的双向互动交流。这种交流可以是实时的,也可以是非实时的。教师借助互联网不但能够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同时也能通过虚拟学习社 区、在线社区,和每个学生进行更全面、更密切的互动和交流,这也便于教师深入了解学生需求。
在北京市顺义区牛栏山第一中学,基于社交化的理念,学校构建了“亭”“室”“台”等虚拟空间,分别提供答疑、学生自主学习、资源浏览等功能。在平台上, 学生、教师、管理者、家长等各类角色以学习为中心,以数字资源和互动话题为载体,以社交化方式进行沟通交流,形成了“资源和社交”互动生态系统。同时,平 台还提供了积分、反馈、标签等功能,有效增加了用户对系统的黏性。目前,学校2000多名师生开通了个人空间。
第四类:只传递知识而不会设计学习过程的老师
资源足,带宽够,而当这些物质条件具备之后,还需要一批会用的人。在日前举行的2015年全国推进学校教学信息化校长论坛研讨会上,国内外的专家都提到了一点:互联网时代,教师角色的变化开始变得复杂。那么,“互联网+”时代的教师该如何转变角色应对挑战呢?
传统课堂的主宰是教师,学什么、何时学、怎样学、学多深、学多快、学多少都由教师掌控,学习者无论如何都摆脱不掉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真正的自主学习是 由学习者自己能掌控学习的内容、时间、程度、进度、方式和节奏。而现代信息技术则可以将优质的教学视频传至网上,学习者何时看、在何地看、何时进、何时 退、何时停都由学习者自己掌控,他们可以在任何不懂的地方暂停、重播。学生可以独立地,随时随地、随意地,一遍又一遍地访问课程内容,真正实现了“按自己 的步骤学习。”当学习可以被自己掌控时,自主学习就真实地发生了。
站在教师的角度,谁都希望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具体的教学或者活动中,顺带“搞定”了知识点,那当然是最理想的。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教育技术系副教授郭文革说:“教学活动是重中之重,而教学活动的设计依赖于教师教育能力的提升。教师不单是讲课,要变身‘设计师’。”
第五类:只会教给学生标准答案而非多维度探究的老师
在“互联网+”时代,孩子们获取知识和寻找“答案”的途径、方式有很多,在这样的时代,如果还卡住“标准答案”不放,则将毁掉孩子的创造能力。
某重点小学一年级语文考试,其中有这样一道试题:蜜蜂、小鸟、兔子和熊猫四种动物,请从中找出一种跟其他三种不同的动物。学生和家长众说纷纭,有人认为 是小鸟,因为只有鸟有羽毛、还会飞;有人认为是蜜蜂,因为唯有它是昆虫,而且只有它尾部有刺;更有人认为是兔子,因为只有兔子长着长耳,它还是其中唯一进 入十二生肖的一位;校方给出的标准答案是熊猫,其理由为,它是唯一须由动物园饲养的国宝级动物。
这类题本来具有良好的益智和启迪功能,如果出题人让孩子做出自由回答,并给出理由,只要言之有理,符合逻辑,没有偏离常识,教师即判为正确,此为值得推 广的好题,而一旦遭到“单一标准答案”的限定,这道试题的价值就变了味。其实,在西方的语文课里,除了拼写和文法等“硬件”有单一标准外,所有的思考题、 智力题、作文、社会调查、课堂讨论等“软知识”,都没有标准答案,完全开放。
第六类::不懂得用创造性的方式解答学生“难题”的老师
2004年,一位名叫萨尔曼·可汗的大学生,接到七年级表妹的求助:有几道数学难题不知何解。他随即通过雅虎通聊天软件、互动写字板和电话,帮表妹解答 了所有问题。为了让小妹妹听明白,他尽量说得浅显易懂。很快,其他亲戚朋友也上门讨教。一时间,他忙不过来了,索性把自己的数学辅导材料制作成视频,放到 YouTube网站上,方便更多的人分享,视频很快就受到了网友们的热捧。
2007年,可汗成立了非营利性的网站,用视频讲解不同科目的内容,并解答网友提出的问题,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可汗学院”。
有人曾打过这样的比喻:如果说学校是苗圃,孩子们是种子,那学校则应该是多样化苗圃,为学生多样化发展给足养分。要有不同的土壤,则会“长出”不一样的 个性。萨尔曼·可汗是一位典型的以创造性的方式解答“难题”的“学生”;之后的网络分享,更让他名声大噪,比尔·盖茨说:“他是一个先锋,他借助技术手段,帮助大众获取知识、认清自己的位置,这简直引领了一场革命!”
上一篇:教师成长专题——教师人格修养的三种境界
下一篇:教师成长专题——教师必备的健康工作理念
Copyright ©2013-2017 河南省工业科技学校 版权所有
豫ICP备14017931号-1
豫公安网 41070202000378号
河南省工业科技学校 Copyright © 2019 - 2023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科隆大道114号 邮编:650091
豫ICP备14017931号-1
豫公网安 41070202000378号